2017年2月26日 星期日

讀後感:《如何閱讀一本書》

  我很早以前就知道 Mortimer J. Adler和Charles Van Doren 所寫的《如何閱讀一本書》了,但他的書名一直讓我覺得「我真的能從這種流行讀物裡學到東西嗎?」之類的感覺,所以從來不曾拿起來翻閱過。直到一位我很喜歡的Youtuber超級歪,在他的說書節目中介紹了這本書,我才終於有了動力,從圖書館借出來閱讀。




  讀了之後,我發現我過去低估了這本書,裡頭提到的很多閱讀方法,和我過去的閱讀經驗都是一致的,也有一些是我以前沒有想過這麼做,思考了之後能夠接受、同意這麼做會比較好的方法。
  作為一本指導別人怎麼閱讀書籍的書,這本書非常有結構,讀者透過檢視目錄和思考,可以很清楚地理解作者現在在說什麼、希望讀者怎麼做,或是讀者我現在正在全書的哪一個部分,接下來可能會提到那些東西。下面我先簡單地說明這本書的內容,然後才是我個人的想法。

  全書共分為四篇二十一章,外加兩篇附錄。第一篇的一、二章先為全書做導覽,說明作者主張的閱讀方式,以及作者認為閱讀的四個層次為何;第三章介紹閱讀的第一個層次「基礎閱讀」;第四、五章是第二個層次「檢視閱讀」,以及一些幫助閱讀的方法,作為連接檢視閱讀以及第三個層次的「分析閱讀」的橋樑。
  第二篇整篇談論分析閱讀,並且在第三篇說明,檢視閱讀要如何運用在不同種類的書上。最後第四篇則是說明閱讀的最後一個層次「主題閱讀」。

  作者將閱讀分為兩類,第一種是為了獲得資訊的閱讀,例如讀完一本法國史,我們知道了法國大革命發生在1789年,就是獲得資訊的閱讀;第二種則是為了增進理解的書,例如我們透過閱讀不同觀點的歷史書籍,對於「為什麼法國大革命會發生?」這一問題,有了和過去不太一樣的理解,這就是增進理解的閱讀。獲取資訊的閱讀沒有辦法增進我們的理解能力,因為我們只是知道了一些過去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而已,唯有超出我們能力範圍的書,才能帶給我們不同的理解--才能增進我們的理解能力,而這類書閱讀起來會比單純獲得資訊的書要來的辛苦一些,所以我們才要學習如何閱讀,藉以有效率地增進我們的理解能力。

  了解兩類閱讀的不同後,我們將焦點放在增進理解的閱讀上。並且將閱讀的方法分為四個層次:基礎閱讀、檢視閱讀、分析閱讀、主題閱讀。每往上一個層次,都會包和了前一個層次的技巧。

  基礎閱讀指的是,能夠閱讀、理解文章,簡單來說就是識字讀書的能力--不用別人從旁協助,能夠自己進行閱讀活動的能力,從最基本的能夠識字、能夠理解字詞或文章想要傳達的內容、能夠從上下文推測自己不熟悉的詞彙,能夠掌握不同文章(科學、社會學、文學等等)的閱讀方式,能夠針對同一主題、不同作者的文章進行比較,這些都是屬於基礎閱讀的部分。通常基礎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在國小、國中階段。

  有了基礎閱讀的能力,才能進行接下來的檢視閱讀。檢視閱讀分為兩個部分:有系統的粗讀或略讀,以及粗淺的閱讀。
  有系統的粗讀或略讀,指的是在我們碰到一本不熟悉的書時,先瀏覽過書名、封面、封底、序文、目錄、作者介紹等等的資訊,甚至可以隨意翻看,以求對這本書的內容架構有粗淺的了解。在這邊我想在引用另一位Youtuber啾啾鞋的影片,他談到挑選書籍的方法時,就有類似的主張。


  而第二個部分「粗淺的閱讀」又是什麼意思?這是指我們在閱讀第一遍時,先關注那些我們能理解的部分,不要花太多力氣去一一查字典、找資料、力求把不懂的地方看懂--先別管那些我們不懂的部分。這可以避免我們花太多時間在不值得的書上,或是因為對書有過高或錯誤的期待,而花費過多的時間。如果粗淺地閱讀完了第一遍,發現這本書確實可以給我們帶來許多幫助,或是想要搞懂一些第一次閱讀沒有弄懂的地方,才對這本書進行第二次的閱讀。
  檢視閱讀的兩個部分並不一定要分頭進行,熟練的讀者可能會同時進行這兩個步驟。

  當我們完成檢視閱讀之後,就可以進入分析閱讀了。分析閱讀是這本書花上最多篇幅去說明、解釋的,甚至後面關於不同種類書籍的閱讀方式,也可以說是分析閱讀的變形、應用而已。
  分析閱讀可以拆解三個階段,每個階段又之下又許多步驟。
  第一階段是「找出一本書在談什麼」,我們可以依照一本書的種類(實用性、理論性)或是主題(歷史、科學、烹飪)來進行分類;在進行完檢視閱讀之後,試著用簡短的文字說明這本書在談論什麼;將全書大綱列出來,然後再將各個主要部份的大綱也列出來;最後,確定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。
  第二階段則是「詮釋一本書的內容規則」:找到作者的關鍵字,然後和他的關鍵字達成共識(了解在這本書中,這個詞彙想要指涉的意思);從重要的句子中,找到作者的重要主旨;了解作者的論述,並將他在論述時提到的關鍵句找出來,重新建構一次他的論述;最後,要確定作者在書中解決了哪些問題,沒有解決哪些問題,以及作者知道他沒有解決哪些問題。
  第三階段則是「評論一本書」,這個階段又可以分為一般規則與特別標準。一般規則包含:確認自己真的了解這本書的內容,否則不輕易下批評;不要爭強好勝;在評論前,確定自己能夠辨別個人意見與客觀知識的不同。特別標準則是用於批評,我們可以從這些標準入手,去批評作者哪裡做得不好,這些標準包含:證明作者的知識不足;證明作者的知識錯誤;證明作者不合邏輯;或是證明作者的分析與理由是不完整的。

  原則上,分析閱讀可以用於任何種類的書籍,只是需要依據書籍的種類、目的,進行微調。在這邊我想特別提出文學類的書籍,不同於理論書或實用書,文學書籍的目的不在於解釋、提出論點或是提供指導,文學書籍甚至難以達成共識,這和我們在分析閱讀中所主張的大相逕庭。為什麼會這樣?我們必須認知到,文學書籍最大的目標或許在於「提供經驗」,而經驗是必須透過從頭到尾閱讀之後,才能獲得,只看別人的推薦或是書本的目錄,是無法獲得這樣的經驗的,這是文學類書籍和其他種類書籍最大的不同。

  能夠完成這三個階段,我們才算是完成了分析閱讀,有能力進入下一個階段:主題閱讀。
  主題閱讀是就同一個主題,閱讀大量書籍,來建立我們對這個主題的理解與觀點。在進行主題閱讀時,可以分成兩個部分:首先是閱讀前的準備,接著才是閱讀的方法。
  在進行閱讀準備時,我們可以先針對自己想要了解的主題,列一份書目清單,這份書目的來源可以是專家學者、圖書館目錄等等的;接著我們瀏覽書目上的所有書,確定哪些是與我們想了解的主題真正相關的,與此同時也建立起對這個主題的概念。
  而進行閱讀時,不同於前三個階段,將書視為主人,盡心盡力了解一本書在說什麼,我們應該反過來,將自己視為主人,而書是為了我們而服務的。所以在進行主題閱讀的閱讀活動時,我們可以只挑出與主題相關的章節閱讀,然後根據主題創造出一套在所有書籍之上的中立詞彙,運用這套詞彙,引導所有書籍達成共識,讓所有(或著至少大部分)的書籍都可以運用這套詞彙去做詮釋;接著建立中立的主旨,列出一連串的問題,讓所有書籍回答這些問題;界定主要與次要的議題,將書籍在前一步回答的所有問題,分門別類到這些議題之下;最後,分析這些議題討論,界定議題之間的關係,讓主題凸顯出來,然後在這些討論中找到共識。

 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,其實有一大部分是在和過去自已的閱讀經驗做對照,然後才判斷這本書說的有沒道理,或是思考這麼做能不能讓我讀得更好。我發現有很大一部分--尤其是我上大學之後培養起來的閱讀習慣,和這本書提到的是相符的。
  檢視閱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,我在上大學前,並沒有先閱讀序或目錄的習慣,甚至可以說是不屑這樣的檢視閱讀的,對大學以前的我來說,一本書讀完的同時,整個架構也就在很清楚地呈現在腦海裡了,所以翻閱別人寫好的架構(序、目錄)或是自己重新整理筆記,在當時的我看來,是非常浪費時間又沒有意義的。到了大學以後,開始面對一些學術類書籍,不得不閱讀序、一再對照目錄,來了解整本書的結構,以及作者的論點時,才培養出來的習慣。
  我想就像作者說的,在面對能夠增長我們理解能力的書時,我們會讀的相對辛苦,因此才需要這些閱讀方法。在大學以前,我所讀的不過就是我能夠輕易理解的書--簡單來說,我一直在進行吸收資訊的閱讀,而非增進理解的閱讀,所以我不需要多做這些行動,也可以很快地吸收完這些資訊;到了大學,開始閱讀那些超出我理解能力一些的書時,我開始不得不建立方法,讓自己能夠學習得更好一點,最終便走向了和這本書所提倡的方法了。(儘管我在修正我方法時,並沒有借助其他閱讀指引的書籍。)

  而分析閱讀的後半部,和整個主題閱讀,則算是我希望我能在大學期間建立起來的能力,在閱讀這兩個部分時,我一直想這「這不就是學術研究的基本能力嗎?」但這些東西,在我的學習經驗中,並沒有以如此有架構、清晰的方式被提出、說明--當然,老師們多少有提到,但往往是讓人難以理解的方式,或是只給我們一個大目標,實際上到底要怎麼做到,則仰賴個人經驗的累積。
  所以我認為,這本書對我最大的幫助,便是將這兩種閱讀技巧提出,並且用讓人能理解的方式說明清楚,讓我有辦法改進我的閱讀方法,作為培養研究能力的練習(之類的)。

  我想,不管是已經有自己的閱讀方式、習慣,或是還在找尋比較有效率、對自己幫助比較大的閱讀方式的人,都可以來讀一讀這本書,他的架構很簡單,說明也易懂,要做為對照自己過去閱讀習慣,或是建立新的閱讀方式的參考,都非常好用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