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2月7日 星期二

讀後感:野矢茂樹 編,《小朋友的哲學大哉問》

  《小朋友的哲學大哉問》,是編者野矢茂樹假想小朋友的角度、口吻,向各個哲學家發問,這點使它不同於其他哲學普及著作,幾乎沒有嚴謹的專有名詞、嚴肅的哲學議題,只有一些(或許)你我小時候都曾經好奇、卻沒有辦法從大人們身上獲得解答的問題。


圖源:商務印書館

  根據後記所說的,這本書的內容最初是刊登在一本以小學生為對象的雜誌上,也因為如此,每一篇的文章長度並不長,即便是翻譯成中文(一般來說,翻譯的字數會膨脹)也不會超過四頁,哲學家們必須在這樣短短的篇幅中回答「我什麼時候才會長大?」、「一定要念書嗎?」、「為什麼我們會活著?」等等的「大哉問」,同時又要盡量以面對小朋友的口吻回答,實在是很困難的事情。
  在這本書當中,我自己覺得最有趣的部份,是不同哲學家面對不同「大哉問」的切入角度不同,然而這點既是這本書的優點,同時(某種意義上)也像是它的缺點一樣,這點在下面談到缺點時,我再詳細說明。而我最喜歡的一篇是「哲學家都在做什麼?」,大概這是哲學家們最得心應手的大哉問吧,我覺得兩位哲學家的回答都非常巧妙,第一位戶田山和久先生從「如何分辨哲學家切入」,他說:

  如果想知道你面前的人是不是哲學家,只要問這個問題就好。「你覺得甜甜圈在旋轉的時候,中間的洞也在旋轉嗎?」回答「不要問這種無聊的問題」、「重要的是你功課寫完了沒」,或是「這入學考會考嗎」的人,都不是哲學家。如果回答:「對耶,我都沒想過。到底是哪邊在轉」,或是「到底有沒有在轉呢」,然後雙眼發亮開始思考的人,就是哲學家。
  (中略)
  你問這些人究竟有什麼用處?其實他們可以幫助大家延遲思考的速度。現代社會通常一味追求快速思考,要求盡早得出結論、快點下決定、快點改革,或是快點推出新政策。但是哲學家會說:「哎呀,不用那麼急著去想,慢慢來吧。」為了維持社會健全,我認為這是相當重要的事。

  第二位入不二基義先生的回答也非常有趣,他以「洞」做為比喻,認為哲學家就是在各種各樣的地方挖洞,然後在填平的人,有時也因為挖得太深而爬不上來或是無法填平。他的回答,因為我難以說明清楚,要節錄恐怕也很困難,所以就不放上來了。

  當然這本書也有一點瑕疵--或著說目標不同吧,雖然是哲普書籍,但在閱讀時應該要轉換心態,讀者並不該抱持著和過去閱讀的哲普書籍同樣的心態閱讀,否則恐怕會有點失望。
  第一個問題是,就像編者在序中提到,以學術研究來說,回答這些不著邊際的「大哉問」其實是很愚蠢的,能夠當成有建設性的論文的,是那些更容易下結論的東西。儘管這本書中所有的回答都盡量保持了哲學該有的明確結構,但卻因為那些「大哉問」,每位哲學家理解問題、切入問題的方式都不太一樣,所以總讓人有種「好像有切中重點又好像還差了一點」的微妙感,不過我覺得這是問題的問題,也是編者(或許)想要達成的目標之一。舉例來說,在「不能沒有朋友嗎?」這一題當中,兩位哲學家的切入角度就大相逕庭,第一位清水哲郎先生,首先剖析了這個問題只有在「感到孤單寂寞時才會提出」,並且認為朋友是「學習如何與和自己相異的人們相處的第一步」;而第二位一之瀨正樹先生則從「人不可能孤獨存在於世」這點切入,指出「我(們)」是透過社會獲得東西、獲得知識,而這樣的獲得,就是在和這個世界成為朋友(其實他說得要複雜得多,我沒辦法在很短的篇幅說明清楚)。不過話又說回來,就像我在上面寫到的,這也是我覺得這本書有趣的地方。
  第二個問題是,其實有些哲學家似乎忘記了「這是要寫給小朋友閱讀的」,所以有些部份還是太過困難了一點,這些在編者的後記中也有提到(編者說:「也有人無視讀者群恣意書寫著。」),像是「怎樣才叫做自己?」這一篇,就讓我多花了一點時間思考當中的論點,而我是一個大學三年級的學生--我想可以合理推論,讓大三的學生都要花上一點時間思考,即使是多幾秒,對小學生來說可能都太過困難了。

  總地來說,如果想要給小朋友閱讀這本書,可能要帶著讀,或是要先挑選過;至於大人,如果想試試不同角度的「哲學書籍」,這會是非常有趣的一本書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