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2月17日 星期六

讀後感:深崛盟《國文開外掛:自從看了這本書以後……》

  《國文開外掛:自從看了這本書以後……》是深崛盟的第一本書,由奇異果出版社出版。在楊翠的序言中,將這本書定位為「一張遊戲地圖」--這本書的目標,在於探討傳統國文課文、課本還有什麼「可能」;而在朱宥勳的序言中,則如同書名一般,將這本書是為現今國文課本的「外掛程式」,希望透過這本外掛,來叩問兩個問題:「國文課本對我們做了什麼?」、「國文課本還有什麼能做而未做的?」




  這本書分成兩個部分:歪讀與細讀。歪讀,是由其他領域的專業出發,試著重新解讀、詮釋國文課本中的選文。例如人渣文本,他利用倫理學的觀點,重新詮釋〈出師表〉中劉禪與諸葛亮的關係。細讀,則是透過細緻地詮釋文章,來闡發與傳統國文課本不同的觀念。舉例來說,盛浩偉對琦君的〈髻〉的詮釋,就不是著重在過去國文課本所關注的、作者表現出來的部分,而是更細緻地去思考作者隱藏起來的部分。
  除了正文之外,《國文開外掛》的每一篇後面,都還附上了「問題與討論」與「延伸文本」--這個部分乍看之下與國文課本類似,但在內容上又有許多不同。「問題與討論」可能是沿著正文的角度,繼續往下討論;也可能是要求讀者模仿正文的方法,去找出新的詮釋角度;除此之外,這些問題與討論,也有引導讀者去重新思考正文的合理與不合理之處。至於「延伸文本」,則是類型龐雜,從「經典」作品、學術著作到當代的動漫、流行影視作品都有可能是延伸文本。這些都與國文課本的作法大相逕庭。

  對這本書的介紹就到這邊,接下來就是我個人的讀後感了。
  這本書正如其序文所提到的,它是「外掛」,換言之,《國文開外掛》本身並不能成為本體,必須依附現行的、被批判到不行的國文課本,才能夠顯露光芒。我認為這是在閱讀、評價這本書時必須意識到的一點。

  《國文開外掛》的亮眼之處,正是在於它把「外掛」的角色扮演得淋漓盡致;而它所受到的批評,也是來自於它作為「外掛」、無法獨立存在的狀態。我們可以想像,一個香港人、中國人,或是其他國家的讀者(如果他會中文的話),在看到這本書時,很可能沒有我們那麼「驚奇」。對第一次接觸這些文章的人而言,這就只是一種詮釋角度。換言之,這本書的亮眼,正是因為它預設讀者讀過、也熟悉國文課本的詮釋方式,並且對於這種詮釋方式進行挑戰。除了它的效果之外,在某些篇章,也可以看到作者假定讀者了解國文課本的詮釋,並且針對這樣的詮釋進行再提問。例如書中的第九課,由史英寫的〈〈賣油翁〉這一刻真的是篇「教訓文」嗎?〉便有這樣的假設。

  那麼,無法獨立存在算不算是《國文開外掛》的缺點、疏失呢?我認為不能以這點來批判《國文開外掛》。回到朱宥勳在序文中提到的兩個問題:「國文課本對我們做了什麼?」、「國文課本還有什麼能做而未做的?」--這本書的目的,也就是試圖回應這兩個問題而已。而這兩個問題,本來就是緊扣著國文課本的,若要回應,便不可能離開課本存在。我不認為應該以作者群不打算做的事,去批判作者群做得「不夠好」。正如我們不會去批評一篇小說「不夠像新詩」,或是批評一首新詩「不符合近體詩格律」,批評《國文開外掛》不夠像課本,或是批評它預設讀者讀過國文課本,我認為是非常奇怪、甚至可說是不恰當的批評。

  所以《國文開外掛》沒有缺點嗎?我認為它還是有一些讓我感到困惑的地方。或許是每一篇的作者不同吧?我發現作者麼對於「讀者是誰」的預設並不一致。在第四課〈前後政權一致讚揚的奇文:〈台灣通史序〉〉開頭,活水來冊書房便寫道:「想起大書我小時候,台灣史比例少得可憐的社會課本裡頭……」似乎是假設讀者是現在的國高中生,或著至少是比作者年紀更輕,沒有經歷過那樣的課本的人。但在瀟湘神寫的第八課〈人生需要的,不過是覺悟罷了:〈孟子選.公孫丑.上〉〉當中,則是假設讀者知道動漫,也至少聽過「熱血」這個詞彙,並且試著將孟子與熱血連結,來拉近孟子與讀者之間的距離(所以,讀者是動漫迷?)。在第九課,史英則是假設讀者可能是老師或是對教育有興趣的人,整篇文章可以說是在示範教學方法,告訴讀者如何引導學生「從反面看」。在其他大部分的篇章中,作者只是示範一種不同於以往的詮釋角度,似乎又不在意讀者到底是教師、學生、一般大眾了。

  這樣的不一致讓我很困惑,這本書設定的讀者到底是誰?就這本書的目標來說,似乎是所有對國文教育有興趣,且讀過過去國文課本的人,都可以是讀者。但在上述特別提到的那些篇章中,卻似乎不是如此。這會造成什麼問題嗎?老實說,我不認為這會造成讀者理解上的障礙,這些篇章並沒有排除不是預設讀者的人。頂多是發現作者不是對自己講話時,難免會有些尷尬而已。雖然不是什麼大問題,但我滿希望深崛盟在之後的「外掛」系列(?)可以再做調整,多和各個作者們討論,解決這個問題。

  另一個問題則出現在「問題與討論」和「延伸文本」。我認為有些問題與文本的難度太高,或是沒有給予讀者足夠的背景資訊。當然,所謂的難度是否太高、背景資訊是否不足,是依讀者的身分而不同的,對高一學生太難的問題或文本,對大學生未必同樣困難。所以,這個問題又要回到「預設讀者是誰」才行。

  舉例來說,在第六課〈讀臺文系的人:讀〈一桿稱仔〉〉後面的兩個問題是這樣的:
  一、你認為當時的台灣知識份子為了對抗日語的侵略而提倡「臺灣話文運動」,是不是一種「福佬沙文主義」?
  二、我們身處多語言、多族群、多文化的臺灣,你認為我們的「國家語言」、「官方語言」和「通行語言」應該會是那些語言?用哪一種文字呈現?又該怎麼決定?

  在第一題中,我們可以發現,提問者假設讀者知道「福佬沙文主義」是指什麼,所以並沒有多做解釋,也沒有其他參考資料可以幫助讀者理解。如果讀者不知道這個詞彙,他必須自己去估狗、理解,然後再回頭來思考這個問題。
  在第二題中,則是假設讀者知道「國家語言」、「官方語言」和「通行語言」三者的差異,甚至讀者必須理解語言與文字是不同的,而紀錄語言的文字有哪些可能,才有辦法回應這個問題。如果我們假設讀者是文學院的大學生,或是有在關注各種文化議題的學生/社會人等等,那這些專有名詞都不會是問題。然而,一旦離開這樣的前提,這兩個好問題就很容易被浪費掉。
  或許在設計這些問題與討論時,提問者想像的,是有一群人能夠互相追問彼此、提出不同觀點或立場,來使討論不斷發展下去的。這也就可以解釋提問者對於某些概念不加以說明的現象了,畢竟,若是在團體討論的狀況,不足的部分也許能有其他人補充、引導。但矛盾的是,閱讀卻常常是單獨進行的--至少就我個人的經驗如此--除非特意組讀書會、或是教師在課堂上帶領討論,否則在閱讀當下,我想不太可能真的去回應提問者的問題,也不太會激發討論。於是這些問題與討論雖然立意良好,也確實問出了關鍵的問題,但讀者卻無法和書本或他人產生進一步的互動,在不懂的地方、在已有定見的地方嘎然而止,這是我認為比較可惜的部分。

  「延伸文本」的部分我還沒找來看,但我覺得這部分最吸引我的,就是它跳脫了既往課本的延伸「閱讀」。誰說延伸的東西一定要是文章?作者們給了很多非文字的文本,像是新海誠的動畫《秒速五公分》,或是蔡依林的歌曲〈桃花源〉。這些都是與正文相關,卻又能提供不同媒介、不同思考的延伸文本。

  雖然講了一大堆《國文開外掛》的問題,但我還是很喜歡這本書。這麼說可能是廢話,不過我認為,《國文開外掛》最大的優點,就是將「外掛」的角色辦得極為亮眼,並且確實地回應了它想回應的問題與目標。這本書確實告訴了讀者,國文課文可以有更多層次的討論、可以不僅僅是說教或黑白分明的道德判斷。透過了解文章產生的脈絡、從不同學科角,可以發現課文的新詮釋(歪讀);即使是回到文本本身,也可以透過重新檢視那些隱藏的部分,來對文本有新的理解(細讀)。這些是國文課本可以對我們做,而過去未曾做過的事。
  作為讀者,我期待下一本「外掛」可以保持這樣的優點,並更大幅度地挑戰讀者對國文課文的認知,並且加強後面的「問題與討論」和「延伸文本」。或許可以有個線上空間,給予讀者討論這些問題的機會;延伸文本也可以再多一點說明,讓讀者了解為什麼自己該去讀這些文本,像是第二課和第六課的說明,我覺得就做得很好。

  期待下一本「外掛」和正式的「課本」出版能給予國文科更多衝擊,以及可以如何前進、改變的新想法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