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9月17日 星期日

讀後感:潘宙《船上的人》

  這本書是短篇小說集,作者是越南華人,裡頭的小說大抵都是談到越戰前後的轉變,越南華人尷尬的身份認同,以及越戰後大量逃出越南的難民。

圖源:博客來網路書店




  越南話有個字:tau,發音「竇」,原意是船,大寫的時候卻是「中國」的俗稱。

  為什麼稱中國為「船」?李文雄編的《增訂越華大辭典》解釋:「tau漕,漕運之船,在此槽船指中國船,船上人指中國人……」另外又有Ba-Tau一詞,發音「巴竇」,意指華人、中國,是一個含侮辱性的稱呼,出處不清楚,不一定和法文的bateau(船)有關。「巴竇」之稱今多不用,官方用語稱我們為「華人同胞」,民間口語則仍稱中國為「竇」,華人為「竇人」--意思就是「船上的人」、「船民」。

……

  這是我的第二本小說集,背景仍以當年的船民潮為主,但在寫作的過程中,另一個主題卻不斷浮現出來,那就是越南華人的身分人同-還說不上危機,但至少已令我們一部分人感到困擾。小時候在以中文為主的華人學校,課本上讀到的是「我是中國人」,但經過越戰前後的巨變,原來是越南華人的我們這一代,如今的身份是美國人、加拿大人、澳洲人、法國人……我們更驚訝的發現:我們從來就不曾是「中國人」。在越南出生、長大,我們怎麼能叫自己中國人呢?華人應該是比較正確的稱呼。
  但越南人可能說得更好:我們是「船上的人」,我們逃避天災人禍,乘船來到一個地方,安身立命,繁衍幾個世代,但我們的船一直在那裡,直到下一場天災人禍發生,不容許我們在留下了,我們便捨棄一切,不猶豫、不戀棧,上船就走。



  上面這兩段粗體字是作者序的開頭和結尾,我覺得他對自己身分的思考很有趣,這也是我會突然選這本書來讀的主因。至於沒有放上的、作者序的中間部分,主要是談當時的時代背景。

  相較於我上學期所讀的台灣歷史小說,我覺得這篇將歷史融入的更好--也許這是因為作者生活於那個時代吧。在閱讀這本書之前,我只有模模糊糊的「以前有段時間,東南亞那邊也有像今日伊斯蘭地區的難民潮,台灣當時也有收留一些難民」這種程度的了解,但這並不影響我閱讀這本書,甚至,透過作者序和小說的內容,也可以對這段歷史有多一些的了解。


  總體來說,我覺得這是一本不錯的小說集,可以讓人感受到大時代動亂下,人命的脆弱、抉擇,還有族群之間的矛盾等等問題。對照於今日地球彼端的難民潮,或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族群矛盾,我覺得都非常有趣。
  例如第一篇〈遠行〉,講述主角「你」和家人準備偷渡離開越南,主角回憶「戰時」的美好日子、「戰後」的苦日子,並且為偷渡做最後準備,最後急轉直下的劇情卻讓讀者錯愕。第二篇〈在屍體上唱歌〉則談論華人逃避兵役的狀況:「越南人打仗,幹嘛要我們華人當砲灰?這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話,話說多了,聽起來似乎就理直氣壯了。」至於那些上了戰場的越南人,故事裡則是這樣描述:「『越南人簡直的都特別會唱歌,你知道為什麼嗎?』梁木匠曾經說過:『那簡直是老天爺賜給他們的,這樣就算打仗斷了腿,也能憑一副歌聲去討飯,不至於簡直的活活餓死。』」

  至於缺點--我覺得很可惜的是,整本小說集談論的主題都很接近,讀到中後段難免覺得「疲乏」,甚至有些部分,幾乎是角色不斷地在複述這段歷史罷了。


  我是滿推薦讀讀看這本小說集的,可以了解這段離我們很近、卻又不熟悉的歷史,也可以從小說中角色的認同、掙扎、思考中,去思考我們該怎麼看待自己的身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