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0月15日 星期六

Coursera學習紀錄:Learning how to learn

這學期想要讓自己更加成長,所以就去找了一些課程來上、也另外找了一些書來念。

其中一個課程便是Coursera上的Learning How To Learn這門課,因為獲益良多,加上希望自己以後需要的時候能更快找到筆記,所以將筆記整理成一篇文章。


我是在2016/9/12-2016/10/17之間修了這門課程,這是Coursera上非常熱門的免費課程。
如果不太擅長英文,也有完全中文化的課程可以選擇;如果是擅長英文(或著想要練習英文)的人,可以直接選擇英文課程,影片還是有中文字幕,只有測驗和作業需要寫英文而已,英文內容都不難。

這門課主要的內容--就如它的課程名稱所揭示的--是教學生們「如何學習」,教師們從腦科學的角度切入,去談了怎麼學習最適合我們的大腦、人類有哪些習慣的惰性(例如拖延)、如何用一些小技巧去破解我們的惰性。

腦科學聽起來很專業很難嗎?其實沒有,他們用了非常生動有趣的比喻(殭屍,他們真的超愛殭屍的),讓聽眾可以很快地去理解艱深的內容,我自己是文組的學生,但聽這些知識的時候一點也不覺得辛苦。
除了從科學的角度切入說明之外,課程中也提到了很多實用的小技巧,這些小技巧在各種學習領域上--無論是終生學習,或著是為了考試而學習--都很有幫助。

那麼,接下來就進到筆記的部分吧,課程總長共四週,每週分成兩個部分,以下會用1-1代表第一週第一部分,1-2代表第一週第二部分,2-1代表第二週第一部分,以此類推,並且用條列式的方式呈現。
如果看了我的筆記覺得很有意思,或著是看不懂我寫的某些點,我會建議實際去修這門課,內容並不難,每支影片也不常,的確每個禮拜的量不小,但每天看一點,其實要完成這門課不是什麼太困難的挑戰。

1-1
1.類比、隱喻是幫助學習的好方法
2.人的大腦可以分成兩種思考模式:專注模式(focused mode)和發散模式(diffuse mode)
3.專注模式就像障礙物密集的彈珠台,彈珠會在小範圍內劇烈彈跳,是有助集中注意力的模式
4.發散模式就像障礙物分散的彈珠台,彈珠可以進行長距離的移動,是有助於廣泛思考的模式
5.專注模式善於處理學習者已經熟悉的事(例:計算9x9=?、解釋法國大革命的經過等等),在我們處理這些事時,大腦就會自然進入專注模式
6.發散模式則能幫助學習者弄清楚新事物,當我們在運動、休息,甚至是昏昏欲睡時,就能輕易進入這種模式;如果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,可以試著稍作休息(進入發散模式),再回過頭或許會更容易解決
7.人們無法同時使用這兩種模式,但善於切換兩種模式的人,學習的能力會更好

1-2 拖延、記憶與睡眠
1.學習新知(建立新的神經結構)需要時間,所以我們才要找方法解決「拖延」,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番茄工作法
2.唯有透過練習、複習,才能加強、鞏固新的神經結構,這對抽象事物的學習尤其重要
3.工作記憶區(working memory)有四個插槽,如果沒有及時複習、練習,記憶會從插槽中消失,他就像是一塊糟糕的黑板;長期記憶區(long term memory)則像儲藏倉庫,可以隨取隨用
4.如果練習次數足夠多,記憶就會從工作記憶區移入長期記憶區
5.然而把所有練習都擠在同一天,就像是想在一天練出舉重選手的肌肉一樣,是個非常糟糕的做法
6.睡眠可以消除日間活動所產生的、累積在大腦中的毒素,當大腦堆滿毒素,你會什麼事都不想做
7.運動同樣有助於改善記憶、提升學習

2-1 組塊化
1.組塊(chunk)是訊息片段,透過使用、有意義的連結,會和其他組塊結合在一起;或著可以把組塊看成是閃爍的神經網絡,將關鍵的想法、動作結合在一起
2.組塊可以不斷擴大、複雜化,但同時也是調動知識的捷徑,它像緞帶一樣,可以被放進工作記憶區的插槽中
3.建立組塊有幾個技巧:a.專注力 b.對基本知識的了解 c.練習 d.回想學習內容 e.知識遷移 f.交替學習
4.回想:在原學習場所以外的地方回想,可以使知識更容易調動
5.知識遷移:利用A領域的組塊幫助B領域學習
6.交替學習:將在不同進度所學會的技巧,放在同一時間練習,增加熟練度
7.對自身學習能力的錯覺(以為學會了但其實沒有),會造成學習上的阻礙
8.自我測驗、減少使用螢光筆、不要害怕犯錯、練習困難的部分,這些可以幫助降低對學習能力的錯覺
9.思維定勢(einstellung)是指已經發展完整的、既有的思維模式,這會妨礙我們創造或接受新的方式
10.幸運法則:不斷努力累積小事,最後會有更好的成果

3-1 拖延
1.學習需要日積月累,才能成為穩固的知識,這也是為什麼「拖延」會是個嚴重的問題
2.堅持寫計劃日誌,這樣才能追蹤何時完成目標,並檢查計畫是否有效
3.提前一天,為明天的自己規劃日常和任務,當這些計畫隨著規劃過程深入到大腦中,學習便會更有效率
4.將任務切割成小塊,並且在完成任務之後給自己一些小獎勵和休息,同時也讓大腦能切換模式
5.注意那些引發拖延的信號(例如:line訊息、fb提示等等),盡量讓自己待在沒有拖延信號的環境哩,避免不小心進入拖延狀態
6.信任你的學習模式,這樣才能在學習的時候完全專注,在該休息的時候毫無罪惡感地休息
7.如果還是拖延,啟動你的備用方案,畢竟多少會有失靈的時候
8.每天都從困難的事開始處理起

3-2 記憶
1.長期記憶就像儲藏倉庫,必須靠不斷練習,才能將記憶存入這個倉庫中,以便未來隨時取用
2.比起短時間的頻繁練習,長時間的規律練習,才能幫助記憶成為長期記憶
3.工作記憶就像品質糟糕的黑板,而且它只能儲存四項內容,當我們學習新知,其實是把新知壓縮後放入工作記憶的插槽,這樣才能減少負擔
4.人的記憶是高度視覺化、空間化的
5.因此,將想要記憶的事物轉化成難忘的圖像,有助於記憶
6.除了視覺以外,其他感官也同樣能幫助記憶,有愈多的感官資訊(聽起來如何、聞起來如何……),事物會愈容易被記住
7.創造有意義的「意群」有助於記憶,試著將數字和其他熟悉的事物連結起來,例如:我出生於1996年,那年是台灣第一次總統直選
8.宮殿記憶法:將記憶畫面放在熟悉的環境裡(例如家裡),有助於強化視覺記憶

4-1
1.要變成一個更好的學習者有兩個訣竅:運動和掌握鍛鍊大腦
2.傳統認為,一出生後,腦神經便不會再增加,現在研究發現,特定區塊的腦神經會在學習時繼續增加,然而新的腦神經必須藉由運動或重複學習(複習)來鞏固,否則它就會消失
3.大腦發展有幾個黃金時期,那時大腦的某些特定能力會忽然提高,舉例來說,語言學習的黃金時期就一直到青少年時期為止,如果可以,我們應該盡量掌握這些關鍵時期去發展它
4.即使沒有掌握關鍵時期,鍛鍊大腦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成果,只是需要耗費更長的時間去學習
5.學習並不是線性增長,並不是每天將一包新知識放到架上而已,在建構『知識之牆』的時候可能會受到衝擊,一些曾經合理的事情一瞬間變得令人困惑不已,當思維重構理解知識體系,搭建更穩定的知識基礎時,就有可能發生這種知識體系坍塌
6.知識體系坍塌是很正常的現象,當走過這個狀態時,我們會發現我們有明顯的成長
7.比喻和隱喻是個學習的好方法
8.持續地訓練與學習,可以幫助建立「組塊」,組塊可以讓我們調動知識更加方便快速,只要憑直覺和經驗就可以找到方法,而不必像新手一樣每次都重頭開始
9.智力當然對學習有影響,聰明人的工作記憶區天賦異稟,不只可以容納四項事物,或是可以很輕易地把新知識抓得緊緊的,這讓聰明人更容易學習--也讓他們更容易出現「思維定勢」的情況,工作記憶區緊緊抓住原有知識,導致已有的思維很阻礙新想法出現,所以這些人也比較難創新,要避免思維定勢,必須強制自己時不時轉移注意力
10.反過來說,工作記憶區功能較弱的人,也比較容易有創新的思維出現,因為它不會緊緊鎖住原有的知識,同時它也更可以輕易調動、運用不同的知識來解決問題,這些人或許必須花上較多時間才能理解發生什麼事,但一旦這些知識組塊化後,就可以用非常富有創意的方式去調動他們
11.透過鍛鍊,我們可以將原本水準平平的能力,提升到富有天賦的水準
12.我們有時可能會覺得自己是個「冒牌者」:其實自己沒有那麼好、這次只是僥倖成功、大家都等著看我下一次跌回原本的水平……這種心理叫做「冒牌者症候群」,如果出現了這種想法,可以試著想想其他人,其實大多數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抱著這樣的想法,我們並不孤單

4-2
1.考前確認清單
這是由教育學家理查德.費爾德(Richard Felder)所設計,一開始其實是為了工程師而設計,但他的使用範圍其實非常廣
費爾德認為:「我該如何準備考試?」這個問題的答案,就是盡力將清單上所有問題狀態都改為「完成」
(1)你是否認真去理解過課文,只是讀過課本裡有解答過程的例題不算
(2)你是否和同學討論過作業中的問題?或著至少和其他人對過答案
(3)你是否有試著在和同學討論前,先列出每個問題的解題大綱?
(4)你是否積極參與讀書團體中的討論,並且提出自己的觀點?
(5)當你碰到問題時,是否有去詢問教師或助教?
(6)當你交作業時,是不是已經弄清楚作業中所有問題的答案了?
(7)對於作業中不明白的部分,你是否有在課堂上提出,尋求解答?
(8)如果你有參考書,在考試前,你是否有認真讀懂它?並且相信自己已經弄清楚上面的所有問題?
(9)你是否嘗試過略過具體計算,直接快速寫出一些問題的解題思路?
(10)你是否和同學一起複習過參考書上的所有內容與問題,並且互相提問?
(11)如果考前有複習課,你是否有參加並對自己不確定的部分提出疑問?
(12)最後,你在考前是否有合理的睡眠時間?如果這個問題的答案是「否」,那前面的答案大概都不重要了
2.從困難跳到簡單
一般會建議考試的時候,先從簡單的題目做起,因為這樣比較容易建立信心,的確,這種方式對一部分的人有用;但根據大腦的運作方式,講師建議「從困難跳到簡單(Hard start - Jump to Easy)」的方式
在拿到考卷後,先瀏覽過整份考卷的內容--無論在什麼狀況下都該如此--接著從那些自己覺得最困難的問題開始,如果過了一兩分鐘,還是卡在原來的地方,解題沒有任何推進,那麼就立刻跳到那些簡單的題目去
這是因為當你從困難的題目開始時,你的大腦會首先進入專注模式,而當專注模式沒有任何想法時,就跳到簡單的題目,這樣大腦就會比較容易進入發散模式--發散模式有助於解決難題--當你解決了一兩個簡單的問題之後,再跳回困難的題目,就有可能有新的發展
這也是為什麼,考生往往在出了考場以後才突然想出解決困難題目的方式,這是因為當考生放下了難題,大腦自然進入發散模式,解決方法就會浮上來--當然,這個時候已經太晚了
這裡唯一一個要克服的問題就是:你必須說服自己,一旦卡住了一定的時間,就必須放下那些困難的題目
這對大多數人來說很簡單,但對某些人來說則很困難,如果擔心這種解題方式不適合自己,可以在寫作業的時候先嘗試看看
也許這種方式不能幫助考生一次完成困難的題目,但在簡單(發散)與困難(專注)之間多來回幾次,解題就會慢慢往前推進,這對那些用過程評分的考試尤其重要
不過,如果你在考前什麼也沒讀,那還是從簡單的題目開始吧
畢竟你能掌握的也就只有那些簡單題目的分數了

3.其他的一些小訣竅
(1)在壓力下,大腦分泌的化學物質會導致手心出汗、心跳加快、感到胃疼等等症狀,但研究發現,對我們造成影響的其實不是化學物質或是這些症狀,而是「我們如何解讀它」或「什麼原因導致這些症狀」,如果我們將「這次考試令我感到害怕」的想法,轉變成「這次的考試讓我很興奮,我一定能考得很好」,那我們就能發揮得更好
(2)另一個訣竅是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,運用腹式呼吸法,有助於阻止焦慮蔓延,但不要在考試當天才使用這個訣竅,在考試前一段時間就開始,熟能生巧
(3)在考前練習選擇題時,用手蓋住選項,只憑自己的知識和回憶去做答,這有助於複習;如果會覺得太簡單,試著去思考這種方式和真正的考試有什麼不同呢?是在放鬆的時候寫題嗎?還是和同學合力完成?或是沒有時間限制?手頭上有課本或講義?這種情況完全不像真正的考試?
(4)面對恐懼,通常我們害怕的是,考試成績沒辦法達到我們第一志願所需要的。為自己想一個「B計畫」吧,一旦為最糟的狀況做了打算,恐懼就容易消失。在考前努力準備,在考試當下就不要想太多了,「反正我還有B計畫嘛!」,當壓力愈小,我們就愈可能表現得好
(5)積極的擔心可以帶來動力,而消極的擔心只會耗費精力
(6)在考前一天迅速瀏覽一遍考試內容就好,不要為了沒有在考前一天努力讀書而感到壓力,畢竟隔天腦袋要頻繁地在專注與發散模式間轉換,所以不要讓我們的大腦在前一天太過疲勞,就像我們不會在參加馬拉松前一天去跑10英里長跑一樣
(7)在考試時,記得我們的大腦會欺騙我們,即使我們寫錯了,它也會認為是對的,所以時不時轉換注意力,然後再回來做檢查,從儘可能多的觀點去確認答案

以上是四週內容的筆記。
除了授課內容之外,每週課程結束之後,也有一段對不同領域專家的訪問,這邊節錄一些我還滿有感觸、滿喜歡的段落,我暱稱這些筆記為「每日金句(?)」:

第二週:
Learning how to learn訪問了一位MIT的教授,問他在學生時代是怎麼學習的
「高中和大學的學習方式是非常不同的。在高中,學生通常被要求要獨力完成作業,或獨立學習之類的;這點在大學是非常不提倡的,在大學--至少在理工學院來說--你應該是團隊裡的一部分,大學裡有很多你可以獲得的資源……這些資源是保證你順利完成學業的必要條件,你理應掌握這些資源,否則將會舉步維艱。」

第三週:
我只是覺得這位教授很可愛而已,就是受訪的教授談到他如何運用他養的狗「牛頓」來幫助學生學習,教授說:
「……我們要記住--包括我們這些教授在內--沒有人是生來就知道這些知識的,不管是自然科學,還是其他學科。所以當我們從事教學工作時,要選擇一些例子,把知識變得更有趣。科學研究的背後,其實是人們對數字非常沒有概念的這個事實,我曾在課堂上傳遞一顆網球,他們能夠清楚地看到、摸到、感受到這顆球,然後我問他們:『一個多大的盒子可以裝得下10732顆網球?』,因為當時是在美國,所以我用英尺作為單位,為了方便計算,我假定盒子是一個立方體,學生們給出的答案大多是成千上百個立方英尺,很少有答案是小於一百立方英尺的……答案是四,是四立方英尺,我舉這個例子,是為了說明我們真的對數字很沒概念。所以,在課堂中,舉一些便於學生理解的例子是很重要的,正是這樣的例子,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」

同一週對另一位教授的訪問,他是在美國推廣數學教育之類的專家
「請問您對有效率地解決觀眾們在數學方面的問題,有什麼樣的建議呢?」
「首先,當然,別慌」

還是上面那位數學教授的訪問,我真的覺得他很可愛:
「我人生最大的成就就發生在我洗完澡的時候……洗澡是數學家們解決問題時經常使用的方法」

第四周:
這段的來源其實不是訪問,是課程內容。
「學習並不是線性增長,並不是每天將一包新知識放到架上而已,在建構『知識之牆』的時候可能會受到衝擊,一些曾經合理的事情一瞬間變得令人困惑不已,當思維重構理解知識體系,搭建更穩定的知識基礎時,就有可能發生這種知識體系坍塌。記住,吸收新知識是需要時間的,當你氣憤地回顧這些階段時,你會發現這個階段是你不可迴避的,這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,說明你的大腦在努力消化所學知識,當你走出這個短暫的挫折期時,你會發現自己的知識基礎有令人驚喜的飛躍」


最後
如果想要使用這篇文章,請先跟我說一聲,並且附上課程相關訊息、筆記來源,舉例來說,像是下面這樣

Coursera, Learning How To Learn
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製作
教師:
Dr. Barbara Oakley, Professor of Engineering
Terrence Sejnowski, Francis Crick Professor at the 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
助教:
Becca Judd
筆記整理:雲幽
來源:http://cloudspirit85.blogspot.com/2016/10/courseralearning-how-to-learn.html

或著其他的形式也可以,至少要有Learning How To Learn官方的資訊+我的名字或網站
我想這是對官方、對設計課程的老師、以及對整個製作團隊最基本的尊重,有尊重才會有更多更好的課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