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2月8日 星期四

摘要:王明珂,《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:文本與表徵分析》

  因為老師和學長姊的推薦,去借了《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》來讀,殊不知這本對現在的我來說並不好讀,加上中間又卡到期中考,我大概花了三到四週才讀完,消化吸收更是費了很大一番功夫--老實說這是我第一次讀理論性的書讀到覺得自己快往生,大一讀《東方主義》也沒讓我這麼苦,幾次讀書會讀《製作路易十四》、《「同化」的同床異夢》也還算輕鬆,即便是《想像的共同體》,也能在一周內讀完、理解,並寫成摘要。
  不過這本完全不行啊,對我來說太辛苦了。
  我想曾經努力過的事是不會背叛自己的,雖然很辛苦,但讀完之後覺得自己好像又突破了一點。



  說了這麼多,以下是摘要,這次不是邊讀邊寫的方式,而是整體理解之後,用自己的話把它說出來的型式的摘要:

一、本相與表相
  「本相」是只實際存在的社會現實(Reality),難以改變,也難以被察覺;「表相」或是「表徵」則是反映本相的存在,表相在一定的情境下被表現、被展示,大眾可以很輕易地認知到表相,並且對這個表相產生反應(認同、批判、服從、拒絕等等)。
  本相會產生表相,例如:父權主義(本相)下,產生對厭女言論與行為(表相);而表相又會穩固本相:厭女的言論與行為(表相),強化了女性在社會中的弱勢地位(本相)。

二、典範與邊緣
  「典範」是指社會主流的規範、準則,具有權威性,以歷史書寫來說,典範就是正史、漢人的歷史、帝王將相的歷史、男性的歷史;「邊緣」則是偏離於主流之外的事物,如傳說、神話、少數民族的歷史、底層的歷史、女性的歷史。
  這裡的典範與邊緣,並沒有道德批判的意味存在,而是盡可能以「描述」的方式被指稱。

三、相對於典範,邊緣的本相又更難被察覺,因為邊緣的本相,容易受到來自典範的干擾,也就是容易受到偏見、主觀的干擾。

四、我的理解是這樣的,這本書總共提到了三層的概念:

  第一層是「人們認知到事實」,也就是傳統歷史學主張的「史實」。在後現代的解構之下,我們通常認為這層「史實」不存在,或著保守一點的說法是:「我們不知道這個史實存不存在」。不過它存不存在不是重點,無論它存不存在,我都把它當成第一層。

  第二層是「人們的認知」,是人們接受存在(或不存在)的史實,腦袋裡產生的理解,也是後現代所認為的人的主觀、造成歷史無法客觀真實的有色眼鏡。而這個有色眼鏡,才是這本書想要討論的核心,無論第一層的東西存不存在,只要它被人認知,這個「被人認知到」就是發生過事實--換句話說,因為無法研究不知道存不存在的第一層(史實),所以轉向確信它是存在的第二層(有色眼鏡)。
  透過這個眼鏡看到的即是「表相」,如果透過紅色眼鏡看到紅色日光燈管,那「紅色的日光燈管」就是第二層、是表相,而日光燈管則是第一層、是「史實」。我們不能確定日光燈管存在與否,但我們可以確定「我們看到了紅色的日光燈管」這個表相(我覺得我例子有點爛,算了)。

  第三層則是身為觀者的「我們自身」,我們不確定第一層的「史實」是不是存在;我們能夠確認「自己認知到某事物」這個第二層、有色眼鏡後的畫面,那最後我們該怎麼做?這是第三層。
  問題不是「如何去掉這個眼鏡」,而是「這個眼鏡是什麼顏色的?」(了解它造成的表相有哪些),以及「為什麼會產生這副眼鏡?它又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變色?」(透過表相去理解本相)。

重新整理一下三層的關係的話:
第一層就是傳統史學所堅持的「史實」;
第二層是後現代史學批判的「因為主觀,無法達到史實」;
第三層則是作者提倡的反思史學,瞭解本相、表相,以及兩者之間的互動與變化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